观音灵签35签(下)

作者:海林   发布时间:2022-12-23 20:28:58   文章分类:易学杂谈

如果求签人是问祖坟,那么祖坟应保持原来的状况;如果求签人是问自身状况,那么吉祥;如果求签人是问买卖状况,那么买卖顺利;如果求签人是问怀孕生育,那么是会有惊吓;如果求签人是问农事(田蚕)状况,那么不利;如果求签人是寻人,那么会自己出现;如果求签人是问官司情况,那么官司有理;如果求签人是问疾病状况,那么需做善事祈求菩萨降福;如果求签人是问祖坟,那么祖坟应保持原来的状况。总体来说观音灵签第35签是比较平常的一签。
??在观音灵签中每一签都有个名字,用以阐述这一签的外部环境与自己当前的处境。观音灵签第35签的签名就叫“唐僧取经”。您可以从“唐僧取经”的典故中参透更多的玄机:
??唐太宗贞观三年,唐僧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,孤身涉险,历尽艰难,经秦凉、高昌等地,抵天竺北境,沿途瞻礼佛教圣迹,迤逦南行,到摩揭陀国。最初在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,后又游学天竺各地,并与当地学者论辩,名震五竺之后,唐僧留学那烂陀寺,入戒贤门下,学习“瑜伽师地论”等,又学显扬、婆沙、俱舍、顺正理、因明、声明等论,钻研佛教诸部,共历时五年。其后,遍游五天竺,历谒名贤,叩询请益,寻求用梵文写就的佛经。这样游学了十二年,又回到那烂陀寺,依戒贤之命,讲“摄大乘论”、“唯识抉择论”。当时有一个叫子光的经师,善讲中、百二论,他驳斥唐僧的学说,唐僧于是会和中观、瑜伽二宗,作“会宗论”三千颂,反驳对方;后又制“破恶见论”一千六百颂,破斥乌荼国小乘论师的“破大乘论”,因而名震五天竺。
??戒日王等闻唐僧的大名,竞相礼谒。时年唐僧四十一岁,意欲东返,回到中土。戒日王于是在首都曲女城为唐僧做大法会,五印度十八国的国王均列席,大、小乘的僧人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亦到场,此即佛教史上著名的“曲女城辩论大会”。唐僧受请为论主(某种学说的主要倡导人),称扬大乘,提出论文“真唯识量”颂,悬挂在会场门外,挂了十八天,竟无人发论来诘难他的观点。戒日王更加礼待他,十八国王在此法会后也成为大乘佛教的弟子。
??法会结束后,唐僧决意辞归,戒日王坚留不成,于是再邀集十八国王,在首都钵罗那迦城开了七十五天的无遮大会(怫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的太斋台.,在此斋会上.不分贵贱、僧浴、智愚、善恶.都一律平等对待——编者),为其隆重饯行。
??贞观十九年,唐僧正式东归。
??回到长安后,唐僧组织译经,共译出经、论七十五部,总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。所译佛经,多用直译,笔法谨严,世称“新译”。这些佛经不但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,而且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。
??那么如果是求姻缘感情抽中观音灵签第35签那么会有以下情况:
??若想得姻缘,或想得心仪,或求再进展,或求爱挽回,
??改头又换面,再造新自己,迎以新态度,对爱则有功。
??若有第三者,三人当议和,理出好约定,共处无不可。
??

文章来源:知行易学网 http://a.youqizaixian.com

相关文章: 上一篇   下一篇
客服QQ;1795062620——————漆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桂ICP备19004092号-2